Windows 10 發(fā)布近六年之后,微軟終于發(fā)布了新版桌面操作系統(tǒng) Windows 11。正式版本將于今年晚些時候的假日購物季提供免費升級,具體升級硬件要求可以在微軟官網查看,Windows 預覽體驗計劃將在下周提供早期預覽版本。
簡單介紹一下 Windows 11 的主要升級之處:界面設計更加簡潔流暢,“開始”鍵放在了中心位置,增加桌面 Widgets 通知組件;增加定制虛擬桌面,方便用戶區(qū)分工作、學習和生活的不同需求;提升游戲體驗;升級 Microsoft 應用和內容商店,微軟放棄傭金分成,讓開發(fā)者獲得全部收入。
此外,Windows 11 的最大亮點是更加契合谷歌和蘋果的移動平臺,與亞馬遜應用商店合作,支持安裝運行 Android 應用(基于英特爾 Bridge 技術,無論是英特爾還是 AMD 處理器都支持);基于云端的 Office 365 可以實時查看 iOS 和 Android 上的最近文檔,優(yōu)化了對 Windows 平板的觸控體驗。
有趣的是,很多 PC 用戶都反應發(fā)布會直播卡頓明顯,而蘋果用戶卻覺得相當流暢。開個玩笑,或許是微軟優(yōu)先保證吸引發(fā)展蘋果用戶,反正現在 PC 用戶都會強制升級的。希望 Windows 11 在升級體驗方面也能有個飛躍,根治一下升級短路的多年痼疾。
45 分鐘發(fā)布會看完,倒是陷入了回憶。自從 1985 年首代 Windows 發(fā)布以來,微軟這款核心產品已經走過了 36 個年頭,推出了十多個主要版本。年過不惑的中年人會清楚地記得:二十多年前,微軟的影響力遠勝于今日的蘋果,Windows 幾乎等同于個人電腦。
在 Windows 95 和 98 上市時,都有狂熱微軟粉絲連夜去商店排隊,購買新系統(tǒng)光盤回家安裝,第一時間體驗新功能,比后來果粉買排隊 iPhone 還瘋狂。畢竟那個時候電腦是稀罕物,也是唯一的上網設備,在線升級還是看似遙遠的未來。Win95 給 PC 帶來的顛覆性升級,后續(xù)版本基本無法再重現。
開始菜單,IE 瀏覽器,掃雷小游戲,Windows 95 和 98 的諸多設計與功能,都直接關系到全球億萬用戶和企業(yè)的日常工作生活,都是二十多年互聯網歷史的里程碑記憶。那是軟件的黃金年代,微軟的地位如日中天,蓋茨還是年富力強的 CEO,已經成為了全球首富。
剛剛回歸蘋果的喬布斯放下自尊,親自跑到西雅圖求見老對手蓋茨,一方面懇請微軟注資拯救資金幾乎斷裂的蘋果,另一方面希望微軟為自己的電腦開發(fā) Word。考慮到美國政府的反壟斷調查,蓋茨也不愿看到自己唯一的競爭對手破產,哪怕當時蘋果市場份額只有 4.6%。
不過,隨著 Win 95 和 Win 98 的推出,也掀開了一個全新的互聯網時代。個人電腦走進千家萬戶,網絡經濟開始機遇迸發(fā),雅虎還是互聯網的標志巨頭,楊致遠比扎克伯格更具互聯網偶像氣質,亞馬遜的網上賣書訂單猛增,谷歌二老在斯坦福相識創(chuàng)業(yè)。
二十多年時間,科技行業(yè)已經桑田巨變,硅谷已經經歷了數波大潮,從軟件到互聯網到移動互聯網到現在的云端服務和人工智能。喬布斯已經仙逝,當年差點破產的蘋果如今已經是全球市值和收入最高的巨無霸公司。蓋茨也已經隱退做慈善多年。微軟在經歷鮑爾默時代的停滯十年后,在納德拉掌舵之后,確定了云服務和跨平臺的戰(zhàn)略,微軟也終于開始再度加速增長。
就在 Windows 11 發(fā)布前兩天,微軟市值盤中突破了兩萬億美元,成為僅次于蘋果的全球市值第二大科技公司。微軟于 1986 年上市,2019 年市值首次突破萬億美元;但從 1 萬億到兩萬億美元,卻只用了兩年時間。
Windows 走過了幾十年,現在依然是桌面系統(tǒng)的主導平臺,依然是 10 億用戶的選擇。Windows 目前在桌面系統(tǒng)的市場份額依然高達 73.5%,遠遠高于排名第二的 Mac OS16%。在游戲電腦領域,Windows 市占率更是高達 97%,沒有任何對手。雖然過去五年,Mac OS 的市場份額增長了七個百分點,但在企業(yè)辦公和諸多商用軟件領域,PC 依然是唯一的選擇。
然而,Windows 的主導地位沒變,但個人電腦的時代卻早已過去。智能手機才是現在用戶最常用的上網設備。我們似乎已經忘記了 Windows 曾經是我們幾乎唯一的互聯網入口。
谷歌 Analytics 的流量數據顯示,2020 年全球互聯網來自移動設備的流量占比已經達到 68%,而桌面系統(tǒng)的流量占比下降到 29%,平板占據 3%。按照設備計算,智能手機的份額已經達到 55.3%,而 PC 只有 42%。
如果算上所有設備的操作系統(tǒng),那么目前 Windows 在全球操作系統(tǒng)市場的份額只有 30.8%,Android 操作系統(tǒng)以 41.4% 位列第一,iOS 系統(tǒng)以 16% 排在第三位。2009 年智能手機剛剛起步的時候,Window 在所有設備中的市場份額高達 93%,在桌面系統(tǒng)市場的份額是 94%。
盡管已經步入“后 PC 時代”多年,但這并不意味著個人電腦領域已是明日黃花。去年開始的新冠疫情導致各國紛紛宣布居家停擺,帶動了遠程教育與遠程辦公,刺激了筆記本和平板等硬件升級需求,也給陷入多年停滯的 PC 行業(yè)帶來了顯著提升。PC 的銷量增長也意味著 Windows 的營收增長。
Gartner 的數據顯示,去年全球 PC 出貨量同比增長 4.8%,達到 2.75 億部,是過去十多年來的最大增幅(不包括 Chromebook)?,F在全球增長最快的平臺不是 Windows,而是 2011 年才發(fā)布的 Chromebook。StockApps 的統(tǒng)計數據顯示,去年全球 Chromebook 出貨量達到 2960 萬部,同比增長 75%。
今年第一季度,全球不包括 Chromebook 的 PC 出貨量為 6990 萬部,同比增長 32%;與此同時 Chromebook 卻是同比增長 276%,達到了 1200 萬部,惠普和聯想兩大廠商占據了其中 60% 的出貨量。如果將 Chromebook 計入 PC 統(tǒng)計的話,Chrome OS 第一季度的市場份額已經高達 14.7%,首次超過了 Mac 系統(tǒng)。
K-12 教育市場(中小學)更是已經完全被 Chromebook 占據。Gartner 今年 2 月公布的數據顯示,Chromebook 在這個價格主導的市場占據了接近七成的市場份額,微軟旗下游戲 Minecraft 甚至已經支持 Chromebook。這些未來的消費者接觸的第一個桌面操作系統(tǒng)是 Chrome OS,接觸的第一個手機平臺更加不是 Windows。
或許這是微軟在 Windows 上的最大失意之處,他們已經無可挽回地錯過了移動平臺機遇,也因此錯過了智能家居、可穿戴、車聯網等基于移動平臺延伸出來的市場機遇(就消費端而言,這些領域背后的云服務依然是微軟和亞馬遜的主導領域)。
智能手機才是用戶的網絡入口和控制中樞,沒有人會通過筆記本來控制智能設備。由于沒有自己的移動平臺,也沒有智能家居生態(tài),語音助手 Cortana 成為了空中樓閣,不得不被微軟逐步擱置和放棄。
Windows 11 的最大亮點就是更加向 iOS 和 Android 靠攏,不僅開始支持 Android 應用(與亞馬遜商店合作),更通過云服務保障用戶在移動端使用生產力軟件可以無縫銜接到桌面系統(tǒng)。這是微軟移動戰(zhàn)略失利之后的無奈,也是 Windows 產品的未來定位。
現在的 Windows,已經不再是微軟的最大營收來源。在銷售旺季的去年第四季度,Windows 所在的“更多個人計算”部門(Windows、Xbox、Surface 等業(yè)務)目前的營收占比是 35%,與“智慧云”(Azure、SQL 服務器、GitHub 等云服務)部門營收基本持平。但運營收入的貢獻占比卻明顯低于“智慧云”和“生產力與商業(yè)流程”部門(Office、Dynamics 和 LinkedIn 等業(yè)務)。
具體細分產品下來,Windows 這頭曾經最大的現金牛目前的營收占比只有 16% 左右,已經被 Office 和 Azure 業(yè)務明顯甩在了身后。而且相對于增長有限的 Windows 收入,市場空間巨大的云服務才是微軟的發(fā)力重心,去年第四季度 Azure 營收同比增長了 50%。
是的,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在桌面領域陷入停滯,移動領域不斷失意的另一面,微軟卻在云計算和軟件服務方面取得了堅實的進展。納德拉上臺之后立即砍掉了收購來的諾基亞硬件與服務部門,也逐步放棄了 Windows 移動平臺,轉而讓自己的軟件與服務面向蘋果與谷歌平臺開放。
以 Azure 為代表的云服務是微軟目前的戰(zhàn)略核心,微軟同時提供著 SaaS(軟件即服務)、PaaS(平臺即服務)、LaaS(基礎架構即服務)服務,更通過其優(yōu)勢性的 B2B 網絡來推動著云服務的增長。Azure 是微軟在 2010 年推出的云服務,但加速增長卻是從納德拉接管之后開始的。相比之下,AWS 是 2006 年發(fā)布的,谷歌云是 2008 年推出的,微軟并沒有先發(fā)優(yōu)勢。
Synergy 的數據顯示,2014 年納德拉接管微軟的時候,Azure 在全球云服務市場的市場份額是 10%,領頭羊亞馬遜 AWS 的市場份額是 28%。過去幾年時間,Azure 業(yè)務始終保持著超過 50% 的同比增長?,F在 Azure 的市場份額已經突破了 20%,明顯縮小了和 AWS 的差距,也甩開了和谷歌及 IBM 的身位。目前 63% 的企業(yè)都在使用 Azure 云服務,這個數據同樣僅次于 AWS。
或許要趕超 AWS 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全球云服務市場卻在迅猛增長,微軟和亞馬遜攜手控制了超過半數的市場份額,都能從這個巨大的商機中獲得最多的利潤。微軟財報顯示,去年第四季度 Azure 不僅營收增長超過 50%,更為重要的是,商業(yè)云服務的毛利潤已經達到了 71%,這是其他業(yè)務都無可比擬的。
另一邊從 Office 到 Teams 到 Minecraft,微軟把幾乎所有的生產力軟件服務都推向了所有移動端用戶,無論是蘋果和谷歌平臺。受益于疫情期間巨大的遠程協(xié)作與教育需求,Windows Teams 不僅在企業(yè)協(xié)作領域擊敗了行業(yè)對手 Slack,也迅速縮小了與視頻會議先行者 Zoom 平臺的差距。今年 4 月,Windows Teams 的日活用戶已經達到了 1.45 億人,同比增長了近一倍。
盡管 Windows 在 K12 教育領域不敵 Chromebook,但這并不妨礙微軟在教育軟件服務領域增長迅猛。得益于疫情帶來的遠程教學需求,短短一年時間,Teams 的學生用戶總數就從 700 萬直線飆升突破了 1 億大關。
正因為整體方向轉向云端和 2B,納德拉的微軟在過去幾年斥資數百億美元,先后收購了 LinkedIn、GitHub、Nuance、Zenimiax 等諸多資產。利用目前股價飆升帶來的優(yōu)勢,微軟在社交、游戲、云服務等諸多領域都積極擴大布局。
同時,微軟的合作心態(tài)也越來越開放,不僅與 Red Hat、Salesforce、Linux 等老對手拉近了關系,與亞馬遜、谷歌和蘋果也在移動端推進多種合作;今天 Win 11 支持 Android 應用就是和亞馬遜合作的產物。
正如硅谷風投家本・霍洛維茨所說,隨著戰(zhàn)略思路的轉變,現在的微軟已經不再是那個對手需要恐懼的貪婪巨頭,而是一個創(chuàng)業(yè)公司與合作伙伴可以相信合作的云服務提供商。
今日微軟市值收盤后正式突破了兩萬億美元(周二是盤中一度突破)。在納德拉執(zhí)掌微軟的過去六年時間,微軟股價飆升了五倍,過去兩年增長了一倍,這種瘋狂的漲勢顯然與 Windows 沒有太大關系。相比之下,在鮑爾默主導微軟的 14 年時間,微軟股價反而下滑了 32%(主要是他接手微軟的時候正值網絡股泡沫)。
如果說 Windows 代表著那個逝去的軟件黃金時代,那么微軟的未來毫無疑問屬于云服務和 AI 時代。服務和協(xié)作成為微軟新的企業(yè)基因。
36 年歷史的 Windows 在今天迎來了 Win 11,但微軟早已超越了這個操作系統(tǒng)。